<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业务专题
        科技发展
        农机研发
        质量鉴定
        农机装备
        技术推广
        农产品加工
        社会化服务
        机械化生产
        安全监理
        教育培训
        大数据服务
        农机融媒体
        小麦机收减损
        要诀
        微信公众号
        苹果版APP
        下载
        安卓版APP
        下载
        学习强国
        APP下载
        搜索 回到顶部 关闭

        2022年临汾市果园机械化调研报告

        来源:
        临汾市
        作者:
        柴智豪 高虹
        发布时间:
        2022-11-16

        根据《365bet手机在线注册_beat365体育登陆网址_365bet提款问题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关于印发2022年特色农业(非粮类)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晋农机推二发〔2022〕2号)要求,为进一步摸清全市果园管护机械化发展状况,深入了解广大果农在果园装备使用、配备方面的实际需求,推动标准化果园全程机械化建设,促进标准化果园又快又好发展。临汾市开展了果园管护机械化调研工作,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果园种植基本情况

        临汾市位于山西西南部,辖17个县市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物产丰富,特别是东西两山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海拔高,温差大,生态优良,果园种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市园林水果果园面积92万亩,采收面积为71万亩,年产量约97万吨,其中苹果采收面积为44.5万亩,产量为76万吨,梨采收面积为7.5万亩,年产量8万吨。苹果和梨产量占全市水果总产量的85.5%。翼城县、大宁县、吉县、隰县都属于国家农业部规划的黄土高原优势产业带,“吉县苹果”、“玉露香”梨都是全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

        全市共有16个县(市、区)参加摸底调查,西部有吉县、大宁县、乡宁县、隰县、蒲县、永和县、汾西县。中部有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曲沃县、霍州市,东部有翼城县、古县、安泽县、浮山县。其中翼城县、襄汾县、尧都区、永和县、吉县、霍州市、大宁县主要水果为苹果,品种有红富士、嘎啦、红星、红将军、秦冠、宁脆。玉露香梨种植主要是隰县、蒲县、汾西县、大宁县、安泽县、翼城县等,葡萄种植集中在尧都区、曲沃县、乡宁县;樱桃种植集中在曲沃县、尧都区。

        东部代表县:翼城县、浮山县。翼城县属于国家农业部规划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挂果面积为12万亩左右,2017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苹果示范县,33个村被确定为苹果“一村一品”专业村,年产苹果达到18万吨,产值4.7亿元,苹果产业已成为翼城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浮山果园种植面积1万亩,分布在张庄镇、东张乡、响水河镇种植,苹果亩产3000公斤。

        西部代表县:吉县、大宁、乡宁、隰县、汾西、蒲县。吉县苹果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果园种植面积28万亩,主要种类包括早熟嘎啦、红将军、秦脆、红星、红富士等,年产量22万余吨,经营形式主要分为个体经营和专业合作社经营。果树产业是大宁县的主导产业之一,大宁县苹果种植面积5万余亩,其中挂果4万余亩,玉露香梨种植面积1.1万余亩,其中挂果2000余亩,正在建设1万亩标准化果园。       乡宁县果园种植面积4.5万亩,其中酿酒葡萄种植面积0.4万亩,分布在昌宁镇北垣,全部为乡宁县戎子酒庄种植;苹果种植面积4万亩,主要分布在昌宁镇北垣和枣岭乡谭坪;梨0.1万亩,主要分布在昌宁镇田家园和枣岭乡谭坪;樱桃0.03万亩,主要是一些零星散户种植。酿酒葡萄亩产800公斤,苹果亩产3000公斤。隰县土地总面积212.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果园面积达到20万亩,主要水果为玉露香梨,总产量达到34万吨,分布在全县七个乡镇。汾西县玉露梨栽植面积1.8万亩,年产植3200万元,主要分布在永安镇和团柏乡。蒲县苹果种植面积3000余亩。

        中部代表县:尧都区、襄汾、洪洞、霍州、曲沃。尧都区水果总面积16.4万亩,其中苹果7.9万亩,葡萄4万亩,桃3.9万亩,樱桃0.1万亩,其他水果0.5万亩。襄汾县果园面积有10万亩,包含苹果、葡萄和桃几个品种,宜机化果园面积有8万亩。洪洞全县有苹果树1.37万亩,梨树249亩,葡萄1340亩,桃树740亩,樱桃树1880亩,杏树700亩,山楂树600亩。霍州市苹果种植总面积达3万亩左右。曲沃全县现在共有12.8万亩果园,其中苹果6.96万亩,葡萄3.89万亩,樱桃1.83万亩。水果总产量9.9万吨,其中苹果5.2万吨,葡萄2.3万吨,实现年经济效益12亿元左右。

        二、果园管护机械化现状

        果园生产机械化技术应用方面比较薄弱。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果园生产机械化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有效地提高了果品产量和质量。

        翼城县东南的隆化镇属于丘陵地区,昼夜温差大,苹果甜度高质量好,加之交通便利 ,销售渠道畅通,果园发展迅速,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苹果种植区。区内用于灌溉、开沟、旋耕、除草、起垄、施肥、挖坑等田园微耕管理机3000多台(套)。用于果树病虫害防治喷洒的植保机械中大型机动喷雾机120多台、无人植保飞机40多台。用于果园运输的三轮车达8000多台,其中电动运输采摘机300多台。果树枝条粉碎机10余台。广大果农亲身感受到了机械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用果园生产机械积极性日益高涨,发展前景广阔。

        问题及需求:传统果园由于种植密度大,大型机具难以入园作业,管理非常困难,开沟施肥、修剪整形、疏花疏果、除草套袋、采摘运输等环节大都靠人工作业,劳动强度极大,作业效率极低,需要小型微耕机、开沟施肥机、自动弥雾机等。

        吉县有海拔适宜、昼夜温差较大、光照足、无污染、无霜期长、土层深厚等得天独厚的苹果种植自然条件,是农业农村部果树专家评定的“全国最佳优生区”之一,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的美誉。吉县采取苹果生产托管,助推标准化生产。生产托管实行技术规程统一、物资采供统一、机械作业统一、包装宣传统一、产品销售统一,有效解决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瓶颈。今年选定了22家合作社为苹果生产托管实施主体,除草、施肥、植保等机械作业环节由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生产托管,每个合作社托管500余亩,全县托管苹果面积1万余亩,涉及7个乡镇600余户。

        大宁县地处黄土高原优势水果生产带,位于国家大力支持的晋南苹果产业集群核心区,苹果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传统的优势产业。全县拥有果园割草机10台,田园管理机200余台,开沟机50台,小型拖拉机6台,开沟机都是手扶拖拉机上带的,并且都是小型机械,先进机械基本没有,比如农业植保无人机、开沟施肥一体机、果园中耕培土机,高杆作物喷雾机,自走式移栽机、套袋机械等,作业机械效率极低,大大制约了果园机械化发展。

        大宁县农机中心积极争取县统筹资金为昕水镇、曲峨镇、太古镇、三多乡、太德乡和东铁果树示范园购置各类果园机械111台套,总投资453万元。其中:拖拉机11辆,旋耕机11台,悬挂式果园割草机11台,果树开沟栽植机11台,开沟施肥一体机11台,果园风送式喷雾机11台,链条开槽机11台,果园多功能作业平台11套,果园采收运输车11辆,悬挂式果树枝条粉碎机11台,苗木移栽机1台。果园机械使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当地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水平,促进了农业稳步发展。

        乡宁县果园在施肥、中耕、修剪、植保、收获、园内转运6个环节的机具数量分别为32台、202台、100台、300台、0台、539台;各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为10%、30%、10%、50%、0、50%;综合机械化水平为25%,果园管护机械化水平偏低。今年申请县级资金10万元在昌宁镇内阳村建立果园机械化新装备新技术推广示范区100亩。选型引进果园植保、开沟施肥、中耕除草、果树修剪等机械化装备(新增机具7台:果园管理机1台,植保机1台,旋耕机1台,电动修剪机1台,田园管理机1台,无人机1台,果园专用施肥机1台),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在示范区设立醒目标志牌,完成机具推广标识喷绘等工作。在修剪、植保、施肥时节,及时组织农户、农机户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现场演示培训,完成培训60人次。

        蒲县苹果种植面积3000余亩,多为农民前些年种植,种植行距株距不统一,果树修剪不标准,导致生产机械化难度大,近年来随着果农年龄增大,砍伐苹果树重新种粮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县政府推广玉露香梨种植,选择被子垣果园先行先试,发展果园生产机械化,机械化作业果园1000余亩,但部分环节仍离不开人工,现在急需形成果园生产全产业链机械,并形成与之配套的作业标准和农艺标准,为果园机械化发展创造条件。2021年,蒲县农机发展中心申请县级财政资金15万元,实际使用资金13.35万元,通过政府采购,引进运城市百芳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果树采摘升降平台两架,风送式喷雾机两台,牵引式割草机两台。机具引进后,召开了果园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共展示各类果园作业机械14台件,实地演示果树从打坑、开沟、除草、喷药、采摘果园生产全部环节农业机械,充分展示了机具的作业效果,促进了果园机械的推广应用。

        尧都区全区有果园(5亩以上)5000余个,果农户数4万余户,果农人数达到15万余人,果园专业合作社200余个。我们选择种植面积比较大的3户苹果、葡萄、樱桃种植户开展了调研,主要有旋耕机3台、开沟机4台、自走式多功能施肥机2台、高效果园喷雾机2台、枝条粉碎机2台、割草机2台,现需求旋耕机2台、全自动施肥机2台、升降台2台、电动修剪刀25台、喷雾机1台 。

        襄汾县大部分果园只有整地、中耕除草、开沟施肥、灌溉、病虫防治、果园运输几个环节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还有许多作业,如育苗圃、疏花疏果、整枝修剪等主要依靠手工操作,当前机械化割草面积8万亩,机械化施肥面积3万亩,水肥一体配套面积1万亩,化学防控面积10万亩,物理及生物防控面积2万亩,果树修剪面积10万亩,田间转运面积10万亩。果园作业应用较多的机械有植保施药机、风送弥雾机、中耕除草机、果园开沟机和电动枝条修剪机等,果园生产机械化水平总体不高。

        霍州市苹果种植种类多为短枝红富士,种植密度主要有4米×2.5米、3.5米×1.5米。目前用于果园生产的主要机械有微耕机,开沟机,电动修枝剪,电动除草机(背负式)、喷雾器(背负式)、机械升降平台等,果园机械化发展缓慢。

        曲沃县在耕整地方面,曲沃果园采用果园开沟机、微耕机等机械,实现挖沟清土一次完成,沟形整齐,大幅提高开沟作业效率。在植保方面,曲沃果园采用喷雾机、迷雾机等;一些果园还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提高施肥灌溉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

        (一)种植规模偏小。苹果园多以家庭小户,分散种植为主,老果园居多,传统的种植模式和修剪方式使得果树多为乔砧大冠,树形高大,果林郁闭,成龄果树树冠间基本没有作业空间,丘陵、沟壑、梯田狭窄地块较多,难以使用大型机械,宜选用多功能小型机械操作,如开沟施肥机、风送弥雾机、无人机等。

        (二)急需适用机械。在果园修剪、疏花、疏果、套袋、摘果作业环节中,基本依靠人工操作。尤其是苹果套袋的农艺,造成人工劳动强度明显加大,果园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目前果农对遥控弥雾机、牵引式风送喷雾机、自走式除草机、滴灌系统、可升降水果采摘作业平台等方面的机械需求量比较大,对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和装备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果树生产管理的机械化已成为实现果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尤其在农忙时节,缺乏劳动力,制约了果业发展,急需果园生产机械。  

        三)丘陵缺少机械。林果业的机械化普及率还很低。果树不仅是我市的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由于多年生果园的传统栽培模式存在的架式过低、行距过窄和行头过小等问题尚未得以改进,严重制约了果园生产机械化的实施。果园机械化水平提升速度远远落后于大田作物。大型农机很难适应山区丘陵的果园,要重点推广适用于山区丘陵产业、轻巧便携、性能先进、操作简便、可靠耐用的中小型果园机械。总结和探索丘陵山地适用农机的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开展跨果树体系拓展应用。

        (四)缺少新生力量。我市果树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50 岁以上的果农占2/3 以上。如果没有新生劳动力的注入,果树种植业将面临发展瓶颈。另外,广大果农虽然对使用果园机械作业热情比较高,但观念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偏颇与落后。大部分农户对于果园机械的维护保养观念及其淡薄,很多机具使用不到一年就因为维护保养不到位而无法正常使用。

        五)资金投入不足。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推广服务机构不完善。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发现,国内从事果园栽培和管理技术服务的机构数量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农机研发单位也少,这反映了我国在果园机械化方面科学研发力量薄弱,尤其是在果园采摘机器人和智能修剪等方面。果园技术培训中,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是空白。经调研发现,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训项目,每年都有果树培训班,但在机械化方面的培训知识很少。

        四、提升果园管护机械化建议

        (一)加强对果园栽培和管理机械化技术的宣传力度

        针对国内果园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等现状,必须将推广果园机械化作为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首先,国家和相关企业予以高度关注,以果树产业协会、农户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机服务体系为载体,结合现代化媒体介质通过广告策划、宣传报道、电视广播和实地观摩等方面策略,加大对果园产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的种植户深刻认识到机械设备对果园栽植和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从而使得农户对机械化有全新的认知,进而有效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栽培技术。其次,要加强果园机械化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建立市、县、村三个层面的服务体系,对种植户所使用的机械进行技术培训和宣传报道,保证果园机械化能够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加大对果树栽培及管理机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

        果园产业要良性发展,必须与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密切联系,建议国家将果园先进机械购买补贴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逐年支出一定数额的补助资金。比如设立机械购置专项资金,有效增加果树产业的机械购置补助金额,充分激发农户的积极性,对于创新和实用的机械,要积极引进并进行推广示范,从而全面提高我国果园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对于政策倾斜而言,要从减免和补贴两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实际的惠农政策,积极扩大补贴范畴,覆盖果树栽培和管理全过程,保证每一个生产环节机械化都能享受国家的减免政策,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农机农艺相融合,提高果园标准化程度

        老果园改造和新果园建设中,要提前考虑果园机械的应用,比如完善果园的道路建设,设置适宜果园机械作业的行间距,配套铺设果园轨道,通过轨道运输及搭配各种果园管理机械,提高果园标准化程度,同时选育与机械化相适应的果树矮化,易修剪,抗病虫害,耐寒耐旱的水果品种。

        (四)聚焦科研技术,加快果树栽培和管理机械化的创新研发

        对于果树栽培和管理机械化的创新研发,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政府和科研机构要切实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组建专业的科研公关团队,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研发出适宜果树产业发展的机械设备;二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其进行改进创新,结合小范围的田间试验,用逐步改造原则进一步解决果树生产过程中机械作业所面临的难题,鼓励生产企业深入果园生产第一线,根据果园实际的栽培、种植模式设计研发智能化、多功能果园机械;最后,要依托国内广大的农业院校和高职的专业设置,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果园机械化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五)培育专业力量,开展果园生产托管服务

        要发展果园机械作业服务组织,整合有技术、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建立果园生产托管队伍,解决农村果农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加强培训,培育专门人才,建设果园机械修剪、半机械套袋、专业除草、专业打药等果园机械服务专业队伍,提高果园作业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果园全程机械化发展储备人才,提高果园生产托管服务水平。

        通过此次调研,临汾市农机中心基本摸清了全市果园机械化的现状,下一步将结合实际,以提高果园全程机械化水平为重点,着力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积极与合作社、种植大户主动对接,推广先进、适用、高效的农机产品,实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责任编辑:
        李舒婷
        审核:
        张文柱
        审定:
        任建勇
        点击率: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