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运城市委、市政府和驻运部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市总体工作规划,将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作为“五城同创”的重要内容来狠抓落实。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连续两届被国家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党政军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运城军分区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45个成员单位一把手组成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每年将双拥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市委、市政府重点目标责任考核项目内容;制定完善了双拥工作例会制度、走访慰问制度、双拥协调机制等制度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分工负责,社会积极参与的齐抓共管新格局。
深化国防教育,营造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浓厚氛围
通过国防教育中心、主题公园、国防教育基地“三个阵地”和国防文化、信息网络、节日活动“三个平台”,让双拥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利用春节、清明节、建军节和烈士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市四大班子领导走访慰问驻运部队官兵,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全市推广国防教育进场馆、进景区、进学校“三进”活动,形成全社会尊崇现役军人、尊重退役军人和军烈属的浓厚氛围。
强化服务保障,维护部队和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
2016年以来,市县两级召开军地协调会议56次,研究解决转业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让驻运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后路无忧、后院稳定、后代满意”。出台了《运城市“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工程”实施办法》等综合性双拥政策;全面开展退役军人“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大幅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下拨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发放现役军人家属优待金;残疾军人、现役军人乘坐市内交通工具、游览名胜古迹全部免费;落实军人子女享受入学入托政策优待647人,建立各类社会拥军组织28个;广泛开展“育人才、送知识、添设备、当后勤”文化拥军活动。
支援地方建设,助推运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驻运部队与地方经济建设同频共振、协调发展,在经济建设、弘扬文明、维护稳定、抢险救援、脱贫攻坚、国防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协调驻军部队,发动民兵预备役官兵主动投身驻地的社会经济建设之中,参加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4236次、挽回经济损失2.8亿元。扶贫帮扶15个村,开展帮扶项目38个,使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援助贫困村中小学校9所,资助贫困生91人次;部队军史馆、武器装备陈列等场所向社会开放212次、接待人数20662人次,支持驻地学校军训学生人数404次、20.76万人。